X
首页 电子杂志 新闻资讯 增值服务 平台介绍 股市大学堂
威胜信息:同业竞争难解 关联交易复杂
发布时间:2019-10-18 17:27:480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胜信息”)在20194月首次提交了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申请,经过多轮问询后,于20191014日上会通过。根据威胜信息的招股书,公司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6.05亿元,用于物联网感知层检测设备扩产及技改、物联网感知层流体传感设备扩产及技改、物联网网络层产品扩产及技改、物联网综合研发中心四个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虽然近几年威胜信息的营收和净利润仍在增长,但《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仔细研读招股说明书后发现,威胜信息的经营中仍有不少问题。港股上市公司威胜控股是威胜信息的控股股东,然而威胜信息与控股股东业务相似,二者之间不仅客户和供应商高度重合,关联交易也频繁混乱,威胜控股甚至一度是威胜信息的第一大客户,公司自身经营的独立性令人怀疑。同时,如此复杂的关系,也为公司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利益输送提供了便利环境。另外,威胜信息在研发投入低于同业公司的情况下,却拥有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同业公司的专利数量,着实蹊跷。对于这些异常情况,投资者需注意。

 

同业竞争问题难解  

威胜信息于2004年成立,2017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公司原控股股东海基集团逐渐退出,威胜集团通过增资实现直接持股。根据招股书,目前威胜集团的持股比例为40.74%,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威胜集团则是2005年在港股上市的威胜控股的核心子公司,另外,威胜控股通过子公司威佳创建持有威胜信息24.26%股权。也就是说,威胜控股合计持有公司65%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股股东。

然而威胜信息在业务上与控股股东威胜控股多有重合之处,同业竞争问题至今难解。威胜信息为聚焦于智慧公用事业领域的物联网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物联网技术为电、水、气、热等提供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产品包括监测终端、通信模块和网关,未来逐步向智慧消防、智慧路灯等领域拓展。而实际控股股东威胜控股也是一家智能计量、智能配用电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产品主要是涉及电力、水务、燃气、热力能源的计量产品。

从客户上来看更为直接。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分子公司仍为威胜信息的主要客户,2018年二者占公司营收的49%。然而由于业务的相似,这些客户也是控股股东威胜信息的主要客户。2016-2018年威胜信息与威胜控股共同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6%32%39%

另外,威胜信息于威胜控股不仅客户重合度较高,二者的供应商重合度也较高。2016-2018年威胜信息来自共同供应商(共同供应商指除零星采购外同时为威胜信息和威胜集团的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6%44%31%

共同客户和共同供应商的比例如此之高,充分说明了威胜信息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关系。公司某一客户转向威胜控股采购产品、或者供应商优先满足威胜控股的需求,都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面对笔者控股股东在业务上会否侵犯到上市公司主体的利益?面对竞争时公司如何处理与控股股东的关系?的这一疑问,威胜信息并未回复。

 

 

关联交易“剪不断理还乱”

威胜控股不仅是持有公司65%股权的控股股东、同业竞争者,还是公司的客户与供应商,与公司构成关联交易。

威胜信息招股说明书显示,其2016年至2018年的前五大客户中均有威胜控股的身影。威胜控股一直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之列,2016年时甚至为第一大客户,占公司收入的25.63%17年、18年下降至第三大客户,占公司营收比例为10.25%8.81%,二者关联程度可见一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经营的独立性,公司是否目前仍对威胜控股存有依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订单是否也是依赖于控股股东才得到?

另外,威胜信息对关联方的采购比例也不小。2016-2018年威胜信息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额比例分别为 57.57%6.38%5.86%

可见威胜信息关联交易之混乱,而复杂的关联交易往往为不同主体之间利益输送提供了便利环境,是藏污纳垢之地。

 

研发投入平平 专利数量异常

挂着智慧公用事业、物联网应用等高科技标签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威胜信息,在研发投入上却表现平平。2016-2019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7%8.21%7.13%8.91%,不仅低于同业均值的8.25%8.43%9.28%13.44%,与科创板平均13%的研发费用水平更是相去甚远,技术实力令人怀疑。(见表一)

同时,令人奇怪的是,威胜信息在研发支出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与同业其他公司相比专利数量却明显高出很多,显然这是不合常理的。(见表二)

由于威胜信息是自威胜控股分拆而来,不排除其专利是从威胜控股继承而来。但对于这些专利的所有权,是公司独有专利还是与控股股东共有,威胜信息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

另外,威胜信息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值得关注。公司应收项目占营业收入比例极高,2016-2018年分别为100.14%71.4%74.19%,说明公司将收入转化为现金的能力极差,长期堆积的应收款恐有逾期可能。而按账龄来看,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有20%以上,公司称一年以上账款主要为客户扣下的质保金,而这一所谓质保金是否长期挂账而被占用不得而知,但不排除存在威胜控股通过应收款对公司资源进行占用的可能。

 

表一:威胜信息研发费用率

表二:威胜信息专利情况

版权声明:凡注明“股市动态分析周刊”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股市动态分析周刊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更多内容 | 在线购买
相关
0条评论
我要订阅
最新发布更多...
最新内参更多...
最新培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