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造万物,四进制的碳基革命正在迎来一轮爆发。近日,在博时科技专场“硬核科技问未来”中,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投资经理助理、高级研究员虞志豪在会上介绍了对合成生物学板块的投资逻辑。
“合成生物学,它是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对生物体进行改造,从而获得某些超能力可以类比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虞志豪介绍,“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微生物生长,其实是通过自然筛选或者诱变筛选,选择高产量的菌种,建立了发酵工程的理论体系。第二个阶段是伴随基因剪切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行单个基因的嫁接。第三个阶段就是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完成之后,人类开始拥有更加便捷的DNA合成和测序手段,从此正式进入合成生物学时代。”
从2014年至今,合成生物学进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通过深入解析代谢机制,形成合成生物学工业化的理论基础之一;随着研发菌种的效率大幅提升,人类对于高效、低成本、快速迭代的方式构建理想化菌种也有了技术支持。
合成生物学未来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产业。“目前来看,合成生物学在碳中和领域可以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提供物质基础,对于医疗健康、日化、农业食品等众多领域,其应用也有广阔前景。”虞志豪表示。
根据麦肯锡咨询预测,2030年到204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可产生1.8至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根据bcc咨询的预测,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能够达到300亿美元以上,复合增速高达26%以上。而分领域来看的话,预计农业食品是未来合成生物学影响最大的领域,预计可以产生8000至12000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对于这样一个市场空间广阔,处于早期投资阶段的板块,如何找到更具投资价值的企业?虞志豪认为,目前合成生物学的公司主要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后端的产品型公司,即借助合成生物学手段来生产面向市场各领域的合成生物产品。第二类是前端的平台型公司,主要是开发合成生物学的赋能技术,提供生物体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平台化集成系统。
“我们认为前端的产品型企业由于缺乏应用层面的落地产品,盈利能力是相对受限的,而后端的产品型企业它打通了整条全产业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盈利水平不断提升,相对来说更具投资价值。”虞志豪说。
具体到筛选优质企业的标准,虞志豪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首先是工艺放大的难度,合成生物学需要做到万吨级的工业化产线,就需要把菌种从实验室摇瓶成功放大到一栋楼大的反应器,这中间会有很多工艺放大的风险存在。第二是监管准入的门槛,由于合成生物学它当前应用的产品主要在食品、医药以及动植物营养这些领域,涉及到人类的健康风险,会受到比较强的监管。第三,主要要考虑市场的真实需求大小。合成生物学产品能够替代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降成本、降价之后能否形成需求增量更加关键。
“总的来说,合成生物学下一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于开发一些更加绿色环保、更加高效的新分子、新产品。是否能够兑现设想的美好前景,也需要企业家去考虑如何完成整个市场的教育工作。”虞志豪表示,建议关注合成生物学已经成功的产品管线,包括长链二元酸、氨基酸等。此外,合成肉类、无动物、生物工程奶等食品方面的应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也值得持续关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