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央行宣布降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
中国人民银行9月24日宣布:一是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平均降幅0.5个百分点,预计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三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债券,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沪深交易所拟修订重组审核规则
9月24日晚,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进一步优化重组审核程序,提高重组审核效率,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沪深交易所拟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相关规定进行修订。简易审核程序的适用范围包括两类交易:一是上市公司之间换股吸收合并;二是优质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优质上市公司是指总市值超过100亿元且最近两年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为A。对于符合简易审核程序条件的重组交易,沪深交易所基于中介机构的核查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受理,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
1-8月中国财政收入147776亿元
今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左右。印花税2233亿元,同比下降23.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53亿元,同比下降55.5%。此外,1-8月,全国非税收入26717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98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821亿元,同比下降21.1%。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218亿元,同比下降25.4%。
国际新闻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开启宽松周期
美联储近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标志着由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向。从点阵图来看,50BP的首次降息后,美联储官员目前倾向于年内还有50BP的降息空间。有研究员表示,由于美联储基准利率已在高位运行了3年多时间,对美国经济的副作用正在逐步暴露,就业、消费、制造业PMI、房地产等指标均显现疲态。此外,美国9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47,低于预期;9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为55.4,预期55.3。
俄罗斯持续发力遏通胀
俄罗斯央行近日将基准利率提高100个基点至19%。本次关键利率调整是俄央行自去年年中以来连续第7次加息。目前,俄关键利率水平已达近年高位,距离2022年3月至4月20%的利率水平仅一步之遥。彼时俄遭遇前所未有的制裁浪潮,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俄被迫大幅加息以应对内外冲击。俄央行认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年度通胀或将超过此前预测水平,国内需求增长超过商品和服务供应能力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俄央行表示,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降低通胀预期并确保通胀在2025年恢复到目标水平。由此看来,俄央行不排除在下个月的议息会议上继续加息的可能。
澳大利亚综合PMI降至8个月低点
9月,澳大利亚综合PMI从8月的51.7点下降至49.8点,为8个月来的最低点;制造业PMI产出指标从8月的46点下降到44.2点,为52个月低点;服务业PMI商业活动指标则从8月的52.5点下降到50.6点。数据显示,由于制造业持续低迷,澳大利亚9月私营经济活动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当月的整体新增订单继续增长,同时市场情绪依然乐观,支持企业进一步增加用工。而私营企业面对的价格压力有所缓解,投入成本价格通胀幅度缩小,使企业能够以2020年12月以后最小的幅度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行业
网络安全: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在云计算、物联网、AI等产业趋势下,新兴的网络安全架构蓬勃发展,有望引发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推动更加有竞争力的供应商脱颖而出。网安板块个股已经连续调整三年,当下板块性价比凸显,未来看好网络安全板块的中长线投资机会。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创投资三大主线上,数字化应关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路径探索和重点行业优质公共数据的价值显现,智能化主线应关注国产AI大模型机遇以及AI应用端产品的落地,信创主线应关注供需两侧对信创产品的共同规范对我国信创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信创终端订单需求的兑现。
半导体:自主可控初现成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消费市场和半导体销售市场,承接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国内的迁移。国泰君安表示,2024年电子行业的业绩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库存周期、AI创新、自主可控。本轮补库始于2023年Q2-Q3季度,消费电子手机/PC持续了约3-4个季度的拉库存动作,直接带动相关元器件价格修复性上涨。AI创新方面海外投资强度高于国内。自主可控方面中国大陆半导体成熟工艺仍在加强,大陆成熟制程Fab产能利用率明显高于海外。展望未来,上述业绩驱动因素中,补库周期正接近尾声,AI创新海内外持续共振,半导体自主可控步入先进制程领域。
抽水蓄能:在建规模跃升至亿千瓦级
抽水蓄能作为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的调节电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配合运行效果好,能够支撑风能和太阳能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发展抽水蓄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据《经济参考报》了解到,当前我国抽水蓄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规模跃升至亿千瓦级,已建、在建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按照规划,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公司
贵州茅台:拟斥资30-60亿注销式回购
贵州茅台(600519)公告称拟以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的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95.78元/股,回购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1330%至0.2660%。这是上市23年来贵州茅台首次实施注销式回购。公司表示,实施注销式回购旨在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市场人士认为,股份回购注销后,公司股本减少,在当期利润与分红比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回报率、每股分红等财务指标将提升。公司还提到,公司大股东目前没有减持计划,后续如果有增持计划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广汇能源:164.8亿打造绿色煤炭新范本
广汇能源(600256)公告称,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及“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等相关政策指引,基于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实施需求,依托自有煤炭高油气含量的资源禀赋及现有煤炭煤化工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延伸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煤炭清洁、高效、低碳转化,加速促进资源优势转换,拟投资164.8亿元新建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预计30个月。业内人士指出,广汇能源煤炭板块的业绩释放将使得公司成为能源企业中稀缺“高成长”标的。
国投电力:拟向社保基金会定增募资70亿
国投电力(600886)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行A股股票,公司拟以12.72元/股的发行价格向社保基金会发行 550,314,465股A股股票,交易金额不超过人民币70.00亿元,社保基金会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A股股票。公司表示,社保基金会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本次发行,能够起到良好的市场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压舱石”功能,有效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
关键词
关键词:券业并购
近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风控指标规定》主要调整完善以下内容:一是对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做市等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予以优化,进一步引导证券公司充分发挥长期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等功能作用。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意在支持优质证券公司适度拓展资本空间,预计将释放近千亿元资金,促进有效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力度。
关键词:3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2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同时还表示,目前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具体来看,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优化支持方式,简化审批流程,筛选出了4600多个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设备更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到项目。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资金支持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国债资金已于8月初开始全部下达到地方。
关键词:LPR、MLF
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持平前期。9月25日,央行宣布当天开展1年期MLF操作3000亿元,中标利率2.0%,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这是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潘功胜在宣布近期将降准、降息的安排后,第一个下行的市场化利率。分析人士指出,这体现了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对市场化利率的引导作用。MLF利率下降有助于节约银行资金成本,通过银行内部定价传导,预计LPR和存款利率等也会随之下行,这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微博广场
曹中铭(独立财经撰稿人):日前,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也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不当入股在资本市场中并不罕见,因此,出于维护市场公平的角度考虑,监管部门清理不当入股不能仅局限于证监系统的离职人员。对于所有的不当入股,都有清理的必要。
个人以为,基于“申报即担责”的原则,须建立证监离职人员不当入股企业“黑名单”机制。对于在审企业隐瞒不报或意图蒙混过关的,一经查出,有必要将相关企业纳入IPO“黑名单”中,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IPO申请。如此,才能让拟IPO企业主动与证监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隔离。
实际上,除了证监系统离职人员存在“不当入股”外,市场上还存在其他类型的“不当入股”行为。比如投资机构的突击入股、公职人员利用权力或影响力的不当入股,以及其他股东(人员或机构)的不当入股等,都应该在清理之列。
资本市场是一个追逐利益的场所,不当入股当然是为了利益而来。斩断其中的利益链条,是拒“不当入股”于资本市场大门之外的最佳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进一步强化拟IPO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与披露水平,也需要对于个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独立财经撰稿人):新股超募,这是A股市场的一个大毒瘤。它不仅造成股市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增加了股票的投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新股超募还加剧了股市的失血,动摇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个人以为,不论超募资金是多是少,甚至也包括之前一些上市公司在发股时所产生的超募资金,都应纳入到统一监管的范畴,规范运作。第一步,由发行人开设独立的超募资金账户,将超募资金存入超募资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且超募资金存入超募资金专户后,资金应予以冻结,发行人不得随意使用,也无权使用。具体如何使用,何时才能运用,等待监管部门专项通知。第二步,监管部门应尽快在投资者保护基金名下设立投资者赔偿基金,用于赔偿投资者损失。投资者赔偿基金来源,一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一部分来自于证券市场本身。
由于超募资金最终统一划拨给了投资者赔偿基金,所以对于发行人来说,超募资金就不是发行人的利益,也只是为投资者赔偿基金作了嫁衣,如此一来,发行人也就不能“多吃多占”了,因此也就失去了追求超募资金的冲动,同时也失去了追求“三高”发行的冲动,新股超募现象会因此大幅减少,新股发行也有望因此而回归理性。http://weibo.com/phz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