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首页 电子杂志 新闻资讯 增值服务 平台介绍 股市大学堂
前沿资讯
发布时间:2024-12-05 16:33:360  
国内新闻
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
近期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稳增长效应逐步显现,制造业需求有所改善,景气度持续回升。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有分析师认为,11月PMI指数继续回升,表明增量政策对企业信心的提振效果趋强。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提高,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呈现恢复态势。

前10月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5689亿
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568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568亿元、专项债券39121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819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450亿元、专项债券15743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388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9018亿元、专项债券54864亿元。截至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5316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6016亿元、专项债务287144亿元;政府债券45149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62亿元。目前,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财政部近日披露,1月至10月,专项债券投向项目3万余个,支持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建设,切实发挥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积极作用。

预计香港今年度财政赤字为1000亿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就香港整体经济最新状况及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咨询进行开场发言,全面阐述了香港经济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财政规划。他表示,过去几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和外围环境挑战,特区政府推出的大规模逆周期措施虽稳住了经济和民生,但也导致财政赤字,财政储备有所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初步估算,2024—2025年度的综合赤字预计约1000亿港元,高于预计的481亿港元。面对来年不明朗的外围经济环境,我们会继续检视收入、开支及财政储备的水平,同时考虑社会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拟定相应的措施和财政安排,以期在未来数年内恢复收支平衡。

国际新闻
美国11月制造业PMI现改善迹象
数据显示,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升至48.4,高于市场预期的47.6和10月份的46.5,为今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新订单指数跃升至50.4,为八个月以来首次扩张,显示企业信心改善。就业指数也明显回升至48.1。此外,美国11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为49.7,高于10月份的48.5和48.8的初值。专业人士表示,11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但收缩速度有所放缓。需求疲软依旧,但可能正在趋于稳定。生产和就业状况虽然仍在收缩,但有所改善。

新西兰央行四个月内第三次降息
新西兰储备银行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25%。这是新西兰央行2024年8月以来第三次降息。新西兰储备银行称,该国通胀率已回落至央行所制定目标附近,通胀预期也接近目标水平,这使央行有信心继续取消货币政策限制。此次降息符合央行维持低通胀并稳定通胀的目标。若新西兰经济继续按照预测发展,央行预计能在2025年初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该行预计,到2025年一季度平均现金利率将降至4.07%;到2025年平均现金利率将降至3.83%;到2025年三季度平均现金利率将降至3.68%。

欧元区11月通胀率升至2.3%
欧元区1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3%,高于10月的2.0%。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9%,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2.8%,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7%,能源价格下降1.9%。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7%。从国别来看,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11月通胀率分别为2.4%、1.7%、1.6%和2.4%。此外,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终值跌至45.2,这意味着欧元区经济活动正在收缩。其中,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11月制造业PMI下降最为严重。有经济学家表示,食品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欧元区整体通胀产生影响。此外,目前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胀压力。

行业
商业航天:市场前景乐观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服务器行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2018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由0.6万亿元增至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预计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3%。分析人士表示,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从上游原材料、卫星制造,到中游商业运载火箭,再到下游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同时将促进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的创新。未来,随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预计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前景乐观。

5G-A: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前沿技术
5G正向5G-A升级演进。工信部等部门近期联合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中多次提到5G-A,并明确要重点推动5G-A和5G毫米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链成熟。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布局5G前沿技术研发,包括5G-A、5G专网和6G。阿莱德称,已拥有5G毫米波天线罩专利并密切关注5G-A和6G的发展;广哈通信称已实现了5G R17的部分功能并且正积极推进5G-A(R18)阶段的创新功能开发;三维通信的5G DAS、5G专网、ORAN等核心产品已经推向市场;瑞斯康达参与了5G-A的相关标准制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5G-A网络。未来在应用增加以及网络“适度超前”建设的催化下,相关核心部件等上下游市场空间有望释放。

光伏:或在明年迎来拐点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消息称,目前多晶硅各类产品的价格底部在本轮低价周期内已逐步明确,根据统计,12月份多晶硅的排产计划较为明确,龙头企业将继续带头减产,供应量预计有10%以上的下滑。浙商证券认为,光伏行业四大环节均处于承压状态,且时间跨度已达多个季度,预计光伏主产业链拐点可能出现在2025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国金证券表示,考虑到当前行业资本开支已显著放缓,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出清,产业链各环节供需关系正在持续改善,光伏各环节景气底部夯实明确,主产业链盈利拐点最快有望于2025年第二季度到来。

公司
精工科技:拿到沙特36亿大单
精工科技(002006)公告称,公司与沙特GIM签署了《销售合同》,将分期向沙特GIM公司提供6条生产线,本合同签订后,沙特GIM保证每年向卖方购买3条生产线,总产线数量应不少于18条(含前述6条),总采购金额约为5亿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新产线规格及价格另行约定调整。精工科技表示,本次交易主要是公司为进一步加快新材料装备的市场开拓力度,属于正常的销售行为,本次合同分期实施,设备总金额为16,417.96万美元,约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76.76%,后续若合同顺利履行,将扩大公司新材料装备的产销规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华新水泥:拟8.38亿美元购买海外股权资产
华新水泥(600801)公告称拟通过控股全资子公司以5.6亿美元收购Caricement B.V.(“标的公司A”)100%股权;以2.78亿美元收购Davis Peak Holdings Limited(“标的公司B”)100%股权。标的公司A、标的公司B合称“标的公司”,系特殊目的公司,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最终标的公司Lafarge Africa Plc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及最终标的公司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将间接持有最终标的公司83.81%的股份。由于最终标的公司是尼日利亚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在完成标的公司股权交割之后,须对最终标的公司余下16.19%的公众股权进行强制要约收购。最终标的公司在尼日利亚核心市场布局有四家大型水泥工厂,持有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并购完成后,尼日利亚工厂作为公司在西非的重要战略支点,有助于公司迅速拓展西非市场。

福龙马:11月预中标5个环卫服务项目
福龙马(603686)公告称,公司2024年11月预中标江西省、辽宁省、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等地的5个环卫服务项目,合计首年服务费金额为2067.48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0.4%),合同总额为5249.54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2024年环卫服务项目中标数47个,合计首年年度金额为7.55亿元,合同总额45.73亿元,将对公司2025年及以后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当前经济
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1.5,较10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扩张速度小幅放缓;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1.2个百分点至51.5,已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主要受制造业景气度上升的带动,当月财新中国综合PMI走高0.4个百分点至52.3,创7月以来新高。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11月制造业扩张提速,服务业则增速放缓,制造业就业拖累整体就业,价格水平稳定,服务业价格水平略低,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乐观预期均有回升。9月底以来,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11月经济修复有所提速。不过,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就业持续低迷,政策刺激效果尚未传递至劳动力市场,企业扩员增产信心有待加强。当前经济短期筑底特征明显但需进一步夯实,增量政策效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还需紧密观察。未来,经济内部结构性和周期性压力并存,外部不确定因素或将持续累积,政策层面需对此有充足准备。

关键词:8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还称,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市场金融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入等操作,可以显著提升流动性管理精细化程度,保持短、中、长各期限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于资金面和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更好稳定市场预期。

微博广场
曹中铭(独立财经撰稿人):近日,沪市主板新股红四方的挂牌再次创造了“神话”。该股以超过发行价7倍的涨幅开盘,盘中最大涨幅超过22倍,尾盘报涨1917%(即超过19倍)。这家公司无论是基本面还是行业地位都不那么突出,竟然遭遇市场如此爆炒,显然不能用正常来解释。除了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以及炒“新”情结外,制度建设上是否存在短板或漏洞。
基于此,个人建议,无论是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还是北交所,挂牌前五个交易日设置一定的涨跌幅限制为宜。比如涨幅不得超过发行价格的600%,跌幅不得超过50%。如此,像红四方、长联科技等个股的爆炒闹剧或不会再发生了,如此也显然更有利于保护二级市场炒新投资者。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独立财经撰稿人):深交所明确提出要摒弃“高承诺、高估值”的定价模式,很显然,深交所这是抓住了并购重组的“命门”所在。众所周知,并购重组的成败有两大关键:一是并购资产的质量;二是并购资产的价格。从A股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的历史来看,不少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往往是并购资产的真实业绩不够,就拿高承诺的业绩来凑,从而依照高承诺来制订出高估值的并购价格,最终就是高价并购。这种按照高承诺来制订并购价格的做法无异于画饼充饥,最终损害的就是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把摒弃“高承诺、高估值”定价模式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按并购资产的质量来定价,即重视并购资产过去的业绩情况,并将此作为定价的重要依据。而且并购资产的估值也不能超过市场上同类资产的平均估值水平。而对于采取“高承诺、高估值”定价模式的,必须限制对价的支付,比如,收购时支付并购价格的50%,在承诺兑现且并购资产新增的盈利达到并购价格的情况下,再支付剩余的50%。采取这样的结算方式对于交易各方摒弃“高承诺、高估值”的定价模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http://weibo.com/phz168



版权声明:凡注明“股市动态分析周刊”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股市动态分析周刊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更多内容 | 在线购买
相关
0条评论
我要订阅
最新发布更多...
最新内参更多...
最新培训更多...